“若單看藍籌板塊,今年其實是牛市,若除去藍籌板塊不看,今年又是熊市,市場相對難操作了。”吳春紅感嘆。
隨著市場風格切換,次新股炒作降溫明顯。去年次新股上市后平均收獲13.33個漲停板,今年已降至9.83個,并呈現出從年初平均12.13個逐漸下滑至8個板的趨勢。
“游資近期缺乏持續炒作題材,超跌反彈與‘妖股’難以激發人氣,新股開板悶殺不斷避之不及。”一家最近屢屢現身閃崩次新股的營業部所屬券商在昨日盤后發表上述觀點。
吳春紅認為,由于市場大資金偏重藍籌股,因此當次新股前期遭到炒作后,若個股基本面、技術面不足以支撐其繼續上漲,一旦監管趨嚴,部分活躍資金撤離,高度控盤的個股失去對手盤,部分個股就會出現閃崩。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梳理自去年初至今年一季度末上市的次新股發現,其中有29%的次新股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增長為負。
值得關注的是,閃崩次新股多有莊股嫌疑,前期獨立大盤走勢,換手率偏低,流通盤被高度控盤。
如泰嘉股份與英聯股份,兩家公司均為今年一季度上市的次新股,且閃崩前股價走勢十分相似。在經歷上市連漲后,兩公司股價仍一直處于高位,未出現明顯回調。而哈森股份去年12月至今年1月間曾出現一輪下跌。
閃崩前,泰嘉股份與英聯股份股東戶數銳減,籌碼大量聚集。數據顯示,泰嘉股份1月19日股東戶數超過6萬人,至3月31日,已不足2萬人;英聯股份4月5日股東人數約為1.58萬人。4月10日,約有1.21萬人。4月28日,股東人數降至萬人以下,為9861人。至6月15日,該數據已減少至6738人。哈森股份一季度股東戶數也出現幾千人次的下滑。
盤后龍虎榜數據亦能作證。英聯股份開板后第一次登上龍虎榜是在5月17日,當日的買二、買三、買五,此后分別出現在6月16日閃崩首日的賣二、賣四、賣五位置。
股東結構方面,英聯股份一季度前十大流通股東均為個人,泰嘉股份、哈森股份一季度流通股東中則出現多只信托或資管計劃。3家公司流通市值均較小,不到15億元。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還注意到,英聯股份一季度第四大流通股股東綦政凱,還是聚隆科技第三大流通股東。聚隆科技雖不是次新股,但今年4月18日起,該股連續5日一字跌停,且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也全為個人。
實探閃崩次新股
上榜營業部
在6月份新一輪閃崩潮中,地域特點依舊。不過,炒作主力已由江浙地區轉移至深圳地區。在英聯股份、泰嘉股份、哈森股份身上,深圳游資頻繁進出。
位于深圳南山區的聯儲證券深圳濱海大道易思博營業部異軍突起,從“籍籍無名”一躍成為了此輪炒作的龍頭席位。
6月以來,該營業部登上龍虎榜18次,多數時間都在“打榜”閃崩次新股,其中泰嘉股份8次,哈森股份5次,英聯股份3次,其余2次為希努爾和中南文化。其中,該營業部上榜中南文化的6月2日,中南文化盤中一度閃崩至跌停。
記者昨日來到聯儲證券深圳濱海大道易思博營業部,該營業部是聯儲證券除深圳分公司之外的唯一一家營業部。與近期“高調”現身不同,該營業部昨日顯得相對“冷清”。當記者上午收盤后接近12點到訪時,該營業部已大門緊閉,隨后至下午開盤,才有零星工作人員出現,幾乎不見普通投資者的身影。
聯儲證券的前身為眾成證券,公司規模雖不出眾,但近年顯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公司2015年下半年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期,去年2月完成更名,注冊資本13.73億元,去年業績實現翻番。
對于近期頻頻上榜閃崩次新股龍虎榜,該營業部回應稱,這是客戶的正常個人行為,與聯儲證券沒有關聯。
天風證券深圳濱河路證券營業部、華鑫證券深圳分公司近期也表現活躍。記者注意到,加上聯儲證券深圳濱海大道易思博營業部,上述3家營業部在英聯股份、哈森股份、泰嘉股份的出貨操作重合度較高。
6月7日,3家營業部同時出現在泰嘉股份賣方榜,并占據賣一至賣三的位置。其中主力聯儲證券深圳濱海大道易思博營業部賣出金額約1.55億元。
除了聯合現身泰嘉股份,上述3家營業部還兩兩交叉登上英聯股份、哈森股份龍虎榜。
6月16日英聯股份閃崩首日,聯儲證券深圳濱海大道易思博營業部、華鑫證券深圳分公司同時“出貨”;6月22日,天風證券深圳濱河路證券營業部、華鑫證券深圳分公司攜手賣出英聯股份;6月20日哈森股份閃崩首日,賣方榜上出現了天風證券深圳濱河路證券營業部、聯儲證券深圳濱海大道易思博營業部的身影。
對于營業部聯合上榜的現象,吳春紅認為,北上廣深以及江浙地區本就是游資集中營,龍虎榜上榜比較正常,不能說營業部間出現“抱團”,只能說這些地區的游資本身可能有抱團行為,或者說資金重點呈現在這幾個區域范圍內。
“每家營業部肯定知道自己大資金的客戶,但大資金客戶背后是不是還有其他資金在別的營業部共同運作,這種我們不會知曉,也很難去了解。”吳春紅告訴記者。
天風證券深圳濱河路證券營業部的一位負責人表示,對于近期該營業部多次出現在交易席位上已有關注,營業部只是通道,已按規定事前、事后都進行了必要的溝通與風險提示。
同時,該負責人指出,很多閃崩的個股持有人并非是個人,而是產品,產品通常由信托或資管計劃構成,交易行為是由管理人來負責,營業部對此并不知悉。之前涉及到個別成交量過大等情況,交易所有發過協查或警示函,證券公司會按要求補充資料,協助監管對產品有更細致的了解。
在閃崩次新股的前十股東中,各大資管產品并不鮮見。如泰嘉股份一季報顯示,公司前十大股東中有2個信托計劃與1個資管計劃。
此外,記者輾轉采訪到一位知情人士也從側面印證了天風證券深圳濱河路營業部負責人的說法。據該人士了解,一位卷入了閃崩股的投資者目前賬面虧損已超30%,“不是自己要出,是沒辦法,帶了產品,跌那么多到平倉線自動就平了。還有些其他股票,不帶產品還好,套著慢慢找機會出。”
近期接盤閃崩次新股的席位也頗有看點。尤以英聯股份為代表,6月16日,前五名買方清一色為河南鄭州的營業部,合計買入金額超過3億元。其中,銀泰證券鄭州東風路證券營業部買入最多,金額達1.18億元。
隨后6月19日至21日3個交易日,英聯股份成交量萎縮,上述5家鄭州營業部未能出逃。直至6月22日,此前于16日買進的銀泰證券鄭州東風路證券營業部、華泰證券鄭州農業路證券營業部才開始“斬倉”,分別賣出約6460萬元、3345萬元。
與此同時(shi),新的深圳(zhen)游資加入對英聯股份的炒(chao)作(zuo)。6月22日、6月23日連續買入的國(guo)泰(tai)君(jun)安深圳(zhen)上步(bu)中路(lu)證券營(ying)業(ye)部、6月23日買入的平(ping)安證券深圳(zhen)深南東(dong)路(lu)羅湖商(shang)務(wu)中心證券營(ying)業(ye)部均(jun)是熱門次(ci)新股席位。尤其是后者(zhe)近(jin)(jin)期非常活躍,本月每個交易日均(jun)有登上龍虎(hu)榜,其近(jin)(jin)期上榜過的次(ci)新股還(huan)包括泰(tai)嘉(jia)股份、世民科(ke)技(ji)等。
版權聲明:呼倫貝爾擔保網為開放性信息平臺,為非營利性站點,所有信息及資源均是網上搜集或作交流學習之用,任何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否則產生一切后果將由您自己承擔!本站僅提供一個參考學習的環境,將不對任何信息負法律責任。除部分原創作品外,本站不享有版權,如果您發現有部分信息侵害了您的版權,請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48小時內刪除。 |